中新經緯8月22日電 繼工商銀行成A股市值“一哥”后,22日盤中,銀行股持續(xù)強勢,中國銀行、工商銀行等創(chuàng)新高。
Wind截圖
截至A股午盤,中國銀行漲2.22%,每股報5.06元創(chuàng)新高;工商銀行漲1.59%,每股6.40元同樣創(chuàng)新高,總市值22810億元仍為A股最高。
此外,寧波銀行、杭州銀行、蘇州銀行等多股漲超1%,上海銀行等創(chuàng)年內新高。
2024年以來,銀行股整體表現強勢,延續(xù)此前上漲走勢。特別是在7月份,工商銀行、農業(yè)銀行、中國銀行、建設銀行、交通銀行五大行的股價均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
股價連創(chuàng)新高背后,A股上市銀行密集實施中期分紅。
8月16日,滬農商行半年報中推出中期分紅計劃,擬派現23.05億元,中期現金分紅比例33.07%。
8月15日,平安銀行稱,擬進行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,每10股派發(fā)現金股利2.46元(含稅)。
7月31日,南京銀行披露,大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議:根據公司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通過的關于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,建議公司董事會以分紅派息方式在年內適時實施2024年具體中期利潤分配方案。
另有工行、農行、中行、建行、交行五家國有大行也“官宣”2024年準備實施中期分紅。
華府證券研報認為,今年以來銀行板塊的行情有三方面的驅動因素:一是股息率選股邏輯在板塊內的擴散,高股息策略從國有行擴散到中小行。二是地產政策的放松。三是市場對于銀行凈息差下行斜率放緩以及基本面即將見底的期待。展望未來,銀行板塊要更多檢驗前期政策的效果以及未來基本面的走勢。
中泰證券研報分析,銀行股具有穩(wěn)健和防御性、同時兼具高股息和國有金融機構的投資屬性;投資面角度對銀行股行情有強支撐,同時銀行基本面穩(wěn)健。
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員馬鯤鵬、李晨表示,銀行作為紅利資產代表,憑借更低的估值、更高的股息率,確定性更強的分紅,獲得低風險偏好資金青睞。(中新經緯APP)
(文中觀點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)